温尼伯站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接送 租房
查看: 148|回复: 1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资讯] 时政新闻眼丨北斗三号开通之日,习近平为何提出“新时代北斗精神”

[复制链接]

14万

主题

14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有bug,有问题请私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4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2 04:2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类梦想追逐到哪里,就希望时空定位到哪里。人类脚步迈进到哪里,就希望导航指引到哪里。7月31日,源自中国的北斗系统迈入为全球定位、导航的新阶段。在这个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传承好、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在中国智慧、中国坐标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中国精神呢?  

开通仪式之后   

习近平在这个展览上看了什么?  

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人民大会堂(总台央视记者张庆拍摄)  



△仪式现场的讲话台(总台央视记者王志明拍摄)  

深邃夜空,斗转星移。北斗星,自古为中华民族定方向、辨四季、定时辰。我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以“北斗”命名,恰如其分。昔有指南之针,今有北斗导航,这是中国智慧遥隔时空的接力。  



△北斗星  

从2000年10月第一颗北斗一号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到今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完成部署,20年来,44次发射,中国先后将4颗北斗试验卫星,55颗北斗二号、三号组网卫星送入太空,完成全球组网,为世界贡献全球卫星导航的“中国方案”。  



北斗系统是党中央决策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时政新闻眼》梳理发现,习近平不仅在2014年、2016年、2018年三届两院院士大会上“点赞”北斗导航,还先后两次在新年贺词中介绍北斗导航的进展。从2019年贺词中“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到2020年贺词中“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再到今年7月31日建成开通,北斗系统“瓜熟蒂落”。我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仪式结束后,习近平参观了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展览展示,听取工程建设、运行服务、应用推广、国际合作和发展展望介绍。  



△从左至右:北斗三号倾斜地球轨道卫星模型、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模型、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模型。(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北斗时空表自动接收北斗卫星授时信号,显示标准时间。(总台央视记者李晓周拍摄)  



△华为北斗高精度手机(总台央视记者李晓周拍摄)  

国之大器,利国惠民。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修建,是北斗为复杂地形地貌实现高精度定位、精确标绘。今年5月,中国登山健儿再登珠穆朗玛峰峰顶,同样以北斗数据为主。北斗的创新应用还体现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领域。2035年前,北斗还将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  

航天人的“造梦”接力   

今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前夕,孙家栋等11位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信心。他们很快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信中说,“你们青春年华投身祖国航天事业,耄耋之年仍心系祖国航天未来,让我深受感动。”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自2016年起,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这是上海航天工业展示馆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模型)。  

孙家栋是“两弹一星”元勋、“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工作负责人,后来又带领团队完成了我国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建设任务,以及北斗三号立项和论证。孙家栋院士还是绕月探测工程技术总负责人。  



△2007年“嫦娥一号”顺利完成环月任务,78岁的总设计师孙家栋转身擦去泪水。  

7月31日,91岁的孙家栋院士坐着轮椅来到人民大会堂。这是一年之后他和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的再次见面。去年9月,孙家栋荣获国家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  



△孙家栋院士坐轮椅出席北斗系统开通仪式。(总台央视记者王哈男拍摄)  

2015年,杨长风接替孙家栋院士担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带领团队继续为航天梦奋斗。  



△杨长风在今年两会首场“委员通道”上通过网络视频接受采访。  

仰望星空、北斗璀璨,脚踏实地、行稳致远。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指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凝结着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的心血,饱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本色。  



△7月24日,四川甘孜,贡嘎雪山星空银河。  

为何要传承好、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  

在参观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展览展示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26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  



△北斗一号、二号、三号分别于1994年、2004年、2009年启动建设。  

什么是新时代北斗精神?当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指出,要大力弘扬“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为什么要传承好、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这一精神的每一层面都饱含时代意义。  

自主创新  

中国始终坚持自主建设、发展和运行北斗系统。研制团队首创星间链路网络协议、自主定轨、时间同步等系统方案,填补了国内空白。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总书记多次谆谆告诫:“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  





△6月23日,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即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点火发射成功。  

开放融合  

北斗系统鼓励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倡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开展兼容与互操作。就在三天前,习近平在向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仪式致贺信时说,十多年来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充分证明,开放交流是探索科学前沿的关键路径。  



△全系统全频高精度定位板卡(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万众一心  

习近平指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2014年6月,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我国很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依靠这个法宝搞出来的,千万不能丢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志(总台央视记者王志明拍摄)  

追求卓越  

“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这是北斗系统的发展理念。北斗三号卫星采取了多项可靠性措施,使卫星的设计寿命达到12年,达到国际导航卫星的先进水平。2018年5月,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寄语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灿烂星空,北斗闪耀。中国“星网”,导航全球。  

新时代北斗精神,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铸就闪亮的精神坐标。  

监制丨申勇 龚雪辉  

主笔丨郁振一  

视觉丨陈括 齐欢  

编辑丨王继阳
【郑重声明】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3

帖子

93

积分

常驻温村

Rank: 5Rank: 5

积分
93
沙发
发表于 2020-8-2 20:36:08 | 只看该作者

祖国加油!一直在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温尼伯站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5, 2024-6-16 00:26 , Processed in 0.094773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温尼伯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