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伯站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接送 租房
查看: 205|回复: 0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资讯] 这个悬在头顶的“定时炸弹”,为何总没人管?

[复制链接]

14万

主题

14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有bug,有问题请私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4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22:18: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型户外广告缺乏安全认证,成为悬在头顶上的“定时炸弹”;门店招牌只用胶水粘住,“飞来横祸”不时降临;户外广告招牌长期处于无主状态,“僵尸招牌”隐患突出……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部分城市户外广告招牌安全事故频发,广告招牌设置乱象已成为城市公共安全顽疾。  

业内人士建议,破解广告招牌安全治理难题,应尽快完善相关管理规范和专项规划,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共同守护人们“头顶上的安全”。  

1  

广告牌失范成“城市之痛”  

根据当前部分城市广告招牌管理规定,户外广告牌主要指设置于较高楼层或高度的大型广告牌,门店招牌更多指设置于较低楼层或高度的小型广告牌。两者在设置方式、审批环节、管理部门等方面虽存在差异,却都可能因设置不当而产生安全隐患。  



——缺乏安全认证,户外广告成“定时炸弹”。前不久,一块位于江西南昌市银田大厦32层楼顶、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大型广告牌,在历经一个多月作业后被成功拆除。该户外广告牌由于设置日久且无人管理,主体结构多处锈蚀,部分支撑杆断裂,有较大安全隐患。  

南昌市城管局市容与广告招牌管理科科长万役华介绍,从2017年到2020年,南昌市拆除各类违规广告招牌数量分别为19975块、33221块、4712块、11640块。目前全市大型户外广告牌仍有2300多块,且多数无法提供安全检测报告。此类户外广告牌如同“定时炸弹”,隐患巨大。每起大风,所有城管队员都要上街巡查,因为一旦出事就事关生命安全。  

今年5月6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兴华商贸广场,一块从6楼掉落的户外广告牌砸中一台正在行驶的车辆,驾驶员头部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量大面广、设置混乱的门店招牌频频“招祸”。此前,南昌市红谷滩区一位市民在路过小区沿街店铺时,被一块掉落的招牌砸伤。参与事故处置的紫金园社区干部谭兆华说,涉事门店招牌仅用胶水黏合,日晒雨淋之下,招牌掉落是迟早的事。红谷滩区城管分局工作人员付明达表示,相比于大型户外广告,门店招牌设置所在楼层低、自身体积小,但量大面广,随处可见,其危害性不容小觑。  

门店招牌往往设置于繁华街区等人口密集区域,一旦松动可能造成伤人毁物的严重后果。2018年8月,上海南京东路一商店招牌脱落,造成3死6伤,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无主广告牌增多,“僵尸招牌”隐患大。今年2月,广西柳州市城中区城管部门拆除了城区5块无主门店招牌。今年8月,江西省贵溪市城管部门在专项整治中,拆除40多块“僵尸招牌”。“店铺停业后,店主们往往不会自觉处理招牌,在店铺转租成功前,这些遗留下来的无主招牌缺乏管理和维护,逐渐沦为‘僵尸招牌’,成了新的安全隐患。”贵溪市城管部门工作人员张剑说。  

2  

“纸面审批”难遏隐患  

近年来,尽管一些城市大力整治广告招牌乱象,相关事故仍时有发生。由于经营主体安全意识不高、城管等主管部门监管力量不足等原因,当前广告招牌安全管理仍存较大难题。  

审批备案制度非强制,市场主体登记不主动,安全监管部门难以掌握情况。据了解,目前负责广告招牌审批备案的部门只负责登记,而安全监管部门不干预备案,缺乏排查风险隐患的抓手,以致相关制度约束力不强。南昌市行政审批局数据显示,今年截至8月份,全市仅有42个单位主动申请大型户外广告设置。  

现有管理规范的约束性有限,安全漏洞较大。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即使部分市场主体主动提交申报材料,其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也难以甄别。“单看申请人提供的照片,是找不出问题的。有些申请人甚至明知存在安全隐患,也先建再申。”南昌市行政审批局城市建设科工作人员黄若文说,对大型户外广告设置现场跨部门联合踏勘很有必要。  

现有的户外广告牌安全检测机制也存在漏洞。根据南昌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户外广告及其设施的设置者每年应当对户外广告设施进行安全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告知城市管理主管部门。但这项工作属于市场主体的自觉行为,不具备强制性。  

面对巨量的广告招牌,监管不足的困境凸显。受访基层干部认为,广告招牌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事前预防,事中事后的监管只能是修修补补。当前城管部门人员专业性不够、人手有限,平时靠人力上街巡查和肉眼判断,一旦出事难以补救。  

3  

“一审管终生”该休矣  

面对庞大的广告招牌体量,监管力量日益显得捉襟见肘。受访业内人士建议,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审批监管联动的同时,探索推广大数据智能化监管,加强审批、城管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畅通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安全隐患上报渠道,及时排查风险。  

今年9月1日起,《北京市户外广告设施、牌匾标识和标语宣传品设置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新条例确定,设施设置前需进行安全影响评估,防止出现户外广告牌匾标识伤人毁物等安全事故。  

万役华认为,要想有效堵住安全漏洞,类似“每年至少一次的安全性检测”制度亟须强化执行力度。  

南昌市行政审批局城市建设科科长李乐平认为,以审批和城管部门为代表的主管部门应加强审管互动和提前介入,在申请主体登记、施工等关键环节,既做好服务,更要加强监管,引导设施所有人强化安全主体责任,摒弃“一审管终生”的观念。管理部门要形成常态化的安全隐患梳理排查机制,齐抓共管。  

来源:《半月谈》2021年第21期 原标题:《招牌惹祸:“头顶隐患”如何破?》  

半月谈记者:胡锦武 闵尊涛 顾天成
【郑重声明】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温尼伯站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5, 2024-5-31 17:47 , Processed in 0.071508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温尼伯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