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伯站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接送 租房
查看: 106|回复: 0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资讯] 怀旧音乐综艺走红荧屏

[复制链接]

14万

主题

14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有bug,有问题请私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4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2:1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几年,翻唱经典老歌几乎已经成为歌曲类综艺节目的必备环节,原唱歌手也纷纷出山重返舞台,从较早的《歌手》到如今的《我们的歌》《时光音乐会》,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被那些时代旋律唤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老歌,除了记忆与情怀,很多观众更是觉得经典老歌犹如历久弥新的艺术品,通过怀旧音乐综艺焕发出新的神采。



▍致敬经典折射怀旧情绪

老歌新唱一直被视为音乐综艺制造热度的收视灵药。东方卫视音乐综艺《我们的歌》三季常青,今年9月回归荧屏。第三季节目最大的亮点,就是在舞台上全方位地挖掘观众的青春记忆,找寻并串联起每个时代的音乐回忆。74岁的林子祥加盟本季节目,古稀之年仍精神矍铄,他重新演绎的经典曲目,很快成为音乐热榜单曲,这位暌违乐坛多年的音乐老顽童也一举成功出圈。

今年10月22日,湖南卫视怀旧音乐综艺《时光音乐会》首播,节目完全放弃了以往音乐综艺的比赛竞技模式,改以围炉夜话,邀请廖昌永和李克勤担任“时光好友”,谭咏麟、林志炫、许茹芸、张杰、凤凰传奇、郁可唯6位歌手担任“时光音乐人”,节目播出至今在音乐平台、短视频上的热度,一浪高过一浪。

近年来,从《歌手》到《蒙面唱将》再到《我们的歌》,歌唱类综艺节目的花样不断出新,但高度趋同的内核都是在不断翻唱经典老歌。对此,北师大艺术与传播学院博士后彭侃分析说,怀旧音乐综艺走红荧屏并非偶然,从国际上的综艺制作趋势来看,社会的怀旧情绪折射在节目形态上,让一批怀旧类节目近年应运而生,国内综艺制作也受到了这股风潮的影响。同时,国内综艺制作的导向是既要有意思,又要有意义,而怀旧类节目致敬经典,可以融入一些文化、历史的元素在节目里,更具厚重感,因此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节目创新手段。



▍节目花样翻新老歌翻红

老歌新唱节目的形式也不断推陈出新。比如多年前横空出世的《中国好声音》,基本定位是通过演绎经典老歌为歌坛选择新星的音乐真人秀。近几年推出的《我们的歌》采用了跨代际合唱竞技的创新模式,让老牌实力唱将和新生代歌手搭档组合,共同完成一首歌的演唱,前辈歌手与新生力量在“盲选配对”模式的推动下产生了很多令人惊喜的组合以及创新演绎。新推出的《时光音乐会》则注重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创新设置“与自己对话”的环节,挖掘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创作心路以及问世之后对于歌手本人的持续性影响等元素,意在增加观众对于音乐的理解,从而增强音乐作品对观众的感染力。

部分老歌也因为老歌新唱音乐综艺的翻唱而再度翻红,被广泛传唱。比如林志炫在《歌手》中翻唱周杰伦的《烟花易冷》、李克勤和周深在《中国梦之声》中翻唱周华健的《天下有情人》,以及2020年李荣浩在《中国好声音》中翻唱陶喆的《爱我还是他》。在前不久热播的《披荆斩棘的哥哥》中,陈小春扮演小丑重唱自己的《算你狠》,呈现出舞台剧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不可复制的经典时代

以经典重生为主线的怀旧音乐综艺扎堆亮相,让很多人在歌声中回忆往昔,也让部分年轻观众初听老歌惊为天人,从此进入到听歌的“考古”岁月。如今的年轻人成长在网络时代,在海量歌单的冲击下,唱片和专辑对不少年轻歌迷来说已经是很陌生的概念。在此情况下,经典老歌通过怀旧音乐综艺重新进入大众曲库,让不少年轻人开始追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的歌曲。这几年,经典的滚石、宝丽金时代的老歌,越来越被年轻歌迷所认识和了解。

经典老歌时代,每一首流传下来的经典老歌都是歌坛大浪淘沙的产物。在那个年代,市场的多元与良性竞争,让越来越多的创作灵感迸发,正如李宗盛在自己的歌里所写“后面还有一班天才在追赶,写一首皆大欢喜的歌是越来越难”。与之相比,当下的大部分作品,更像是快消产品,经不起时间推敲。

怀旧音乐综艺走红荧屏的背后,是目前的创作市场,发布新歌的频率与口碑都呈现出双降态势,不少词曲作者,因为无法适应网络时代的制作节奏与方式,纷纷选择封笔或者转行,随之而来的是歌曲的质量与传唱度越来越差,一首歌曲往往曲调平凡又词不达意,新老歌曲的品质高下立见。



▍煽情炫技不如怀念

那个时代的流行音乐,许多都是大时代下人们心态的写照。而当年的听歌人,如今已经逐渐步入中老年,再听老歌,往往还能找寻到年轻时代的初心,这是怀旧音乐综艺对于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情怀优势。

不过,打情怀牌也是一种消费和消耗,随着音乐综艺节目越来越依赖老歌,不少节目盲目追求舞台表现效果,让歌手过度炫技或者对歌曲胡乱改编,这些做法不仅摧毁人们对经典的美好情感,也会让大众审美越来越跑偏。所以,如果不用审慎的态度去面对经典的翻唱,真是相见不如怀念了。

彭侃表示,怀旧音乐综艺属于“情绪娱乐”的范畴,这类节目用强烈的情感去触动观众内心,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煽情,这也是节目的风险点,因此要掌握合适的度,保持足够克制,不能掉入过度煽情的陷阱。

谈到怀旧音乐综艺未来的制作趋势,彭侃认为,竞争导致同质化,也许很快会有更多怀旧节目蜂拥而至,要找到差异化路径才能最终脱颖而出。 (记者 邱伟)
【郑重声明】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温尼伯站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5, 2024-5-31 04:35 , Processed in 0.101299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温尼伯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