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伯站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接送 租房
查看: 193|回复: 0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资讯]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运送的“货物”与以往大不相同

[复制链接]

14万

主题

14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有bug,有问题请私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4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5-10 19:4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微信公众号“中国载人航天”5月11日消息,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3年5月11日5时16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交会对接完成后,天舟六号将转入组合体飞行段。  

   

   

   

后续,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进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按计划开展货物转运等相关工作。  

天舟送的“货物”与以往大不相同  

据微信公众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11日消息,“注重应用效益”是中国空间站的鲜明特点。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飞赴中国空间站,11日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交会对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飞行任务,步入新阶段,此次天舟货运飞船运送的“货物”与以往大不相同。  

我国空间站工程使用的空间站各舱段、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中继卫星及发射这些航天器所使用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工程其他分系统也有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相关单位参与。  

   

世界现役运力最大货运飞船  

据微信公众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介绍,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位“访客”,天舟六号携带了3人280天的航天员生活物资,装载货物近260件,上行补加推进剂700公斤,运输物资总重约5.8吨。  

此次货物中包括近160公斤重的空间站电推进氙气瓶组件,是目前货运飞船为空间站运送的单件最重的货物,这意味着飞船的超规货物适应能力持续突破。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是我国载人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发射的首发航天器,是改进型货运飞船的首发船,同时也是天舟六号到十一号组批生产的首发货运飞船,承担着空间站物资保障、在轨支持和空间科学试验的任务。  

相比上一批次货运飞船,改进后的天舟六号“吨位更高”,整船物资装载能力由6.9吨提高至7.4吨,上行载货比由0.51提高至0.53。改进后的“天舟”是世界现役货运飞船中运输能力最大的,载货比也是最高的。  

“首访”太空实验室,上行货物种类多  

随着中国空间站建造完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也将投入运转。作为到访国家太空实验室的首位“访客”,天舟六号的任务是什么,带去了哪些物资?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副总指挥李志辉介绍,作为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飞行任务发射的航天器,在停靠空间站期间,天舟六号有4项主要任务:实施物资补给、配合完成空间站组合体姿态和轨道控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下行废弃物并受控陨落。  

   

国家太空实验室具有平台规模大、能力可拓展、实验设施可升级、载荷可更换等优势,能够为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航天技术试验等多个领域的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此次天舟六号携带的“货物”中,就包含不少实验样品。  

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吕从民介绍,空间应用系统通过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上行实(试)验载荷、实验单元及样品、共用支持类设备、实验耗材和备品备件等,共计98件产品,总重量约714公斤。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完成快速交会对接后,由航天员将上述产品转运至空间站舱内,按飞行任务规划陆续开展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试验等四个领域共29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  

此外,作为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和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中国空间站在国际合作方面同样前景广阔。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共同遴选的首批实验项目,计划于今年开始陆续上行,在中国空间站开展实验研究。  

“改进后的‘天舟’运输能力大幅提升,上行有余量,未来可以非常从容地支持这些实验项目。这也为后续空间站的应用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五院货运飞船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雷剑宇表示。  

作为空间“孵化器”和实验平台支持在轨试验  

除了向太空实验室运送物资外,“天舟”本身也具备开展近地空间搭载试(实)验的能力。天舟系列货运飞船秉承“一次飞行,多方受益”的全局发展理念,作为空间“孵化器”和实验平台支持新技术、新科学、新应用领域开拓。  

   

本次任务中,天舟六号以开放姿态联合国内科研院所、大学,开展了超临界流载荷、“连理卫星”、新型激光雷达三项在轨飞行试验。  

其中,中科院力学所牵头研制的超临界流载荷,建立微重力环状热毛细对流体系,开展空间热对流失稳多级演化等科学问题研究。“连理卫星”由大连理工大学设计制造,为20公斤级亚米级高分率遥感卫星。中电集团的新型激光雷达采用组合化小型化设计,作用距离更远、精度更高。  

在轨飞行经验丰富,是“天舟”团队的优势,科研院所、高校的特点则是理念新颖、创新氛围浓厚。双方在合作中优势互补、联合进行在轨试验方案设计,既取得了良好成效又开阔了思路。  

“搭载飞行试验载荷、开展空间技术试验是‘天舟’的主要任务之一。每次飞行任务中,飞船都会搭载一些在轨试验项目载荷。我们主动帮助相关科研机构解决上行运输及在轨相关问题,分享工程研制经验。目前看来,工作很有成效,试验载荷的质量和数量都在稳步提升。”雷剑宇说。
【郑重声明】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温尼伯站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5, 2024-6-1 14:46 , Processed in 0.074165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温尼伯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