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伯站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接送 租房
查看: 214|回复: 0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加国资讯] 加拿大华人环境学者看中国绿色发展:只要下了决心 办法总比困难多

[复制链接]

14万

主题

14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有bug,有问题请私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4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19:0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新社多伦多11月2日电 (记者 余瑞冬)上世纪80年代末,加拿大华人环境学者汤友志博士就开始到中国内地讲学。那时涉及生态环保的一些概念对于中国同行和学生们而言还很陌生。30多年来,他看到中国的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已有很大改观。

汤友志近日在多伦多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看了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留意到当中对环保、生态文明有诸多着墨。

他说,中国政府多年前就已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些年来,中国在污染防治等方面加大力度,在城市绿化、水污染治理、空气质量提高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城乡生态建设得到越来越多重视,环境明显改善。

汤友志说,中国已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的关键一环,不少各级官员对此也有着清晰认识。民众对此也有着愈发强烈的需求。

七八年前,汤友志出差曾在飞往中国西部某省的航班上与邻座一位陌生乘客相谈甚欢。这位乘客对当地情况的了然于胸,以及对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见解,给汤友志留下深刻印象。他事后才得知,这位乘客是该省的省委书记。

上世纪90年代初,汤友志就曾发表过关于PM2.5的论文,并曾向中国同行讲解过雾霾。今天,他更相信,从全球角度而言,绿色发展是大趋势。

“一棵树种下去后,需十年八年才能长成。”汤友志说,绿色经济、生态文明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且环保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因而长远规划很重要,更需要长期努力。

在这位环境科学家看来,在中国,土壤污染这样长期性的问题,挑战仍较大;固体废弃物处理、资源再利用尚有很大空间;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也还任重道远。

他说,展望未来,更关键的是要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不是靠政府投钱做一些大工程就可以解决,更要靠大众的环保和绿色生态理念的养成。

他直言,在中国一些地方,固有的思维是“做环保一定是跟经济过不去”,环保工作仍面临着追求GDP增长的现实压力。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生产和生产方式,就涉及到观念的转变。他也看到,一些能源大省已开始推动经济转型,包括向新能源、新产业转型。

中国正准备制定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进一步明确了绿色发展的方向。汤友志认为,中国与加拿大在未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有借鉴与合作的空间。

加联邦政府10月初公布100亿加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绿色经济复苏是其中一大重点。汤友志表示,加拿大在环保方面较重视对民众的教育和观念普及,也注重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许多涉及环保的项目在规划时,需花时间开展咨询、公众听证等,安排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学术机构、居民个人和团体等参与其中。项目若获广泛认同,其后的推进会更为顺畅。

汤友志说,中国的环保和生态建设工作从技术方面而言,近年来进步很快,取得很多突破,在设施设备的制造方面也具备优势。政府部门在推动技术发展、技术应用方面较为主动积极。

但他也留意到,一些地方较专注于引进或创新的某项先进技术,却对技术或设备投入运行后的管理、维护、更新保养等方面缺乏足够关注。

他说,硬件、软件都重要,但在环保领域,软件往往可以弥补硬件的某些不足。他举例说,加拿大一些污水处理厂的硬件设备并非最新的,但仍可以达到足够好的效果,这就要依靠运营管理的水平。

汤友志说,绿色发展这一转变带来的挑战固然很大,但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而言,这正是路向。转得越迟,会越被动。只要下了决心转,办法总比困难多。(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郑重声明】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温尼伯站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5, 2024-6-16 21:37 , Processed in 0.074001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温尼伯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